這星期就醫,醫生開給我劑量很低與藥量很少的「(Xanax Tab學名:ALPRAZOLAM劑量:0.5mg)中文商品名:贊安諾錠」。上面藥單寫的是每日服用一粒,共21天。為什麼一開始就破文指示這藥量很低和劑量少?因為之前服用過,卻沒正規按時吃主抗憂鬱症的完整治療,卻利用這類和贊安諾相同程份的藥物來當成憂鬱時期的主用藥,當然一看這次久違不見的贊安諾,心裡卻沒高興(?)。

  

  【藥理作用:Alprazolam 係屬benzodiazepine類抗焦慮劑,其可能藉由調整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質GABA的活性,而發揮抗焦慮及降低緊張之功效。】

  今天是星期三,星期一因為照顧室友的親人,而自己服用了兩顆贊安諾來穩定心情。昨天星期二,也試吃了中午一顆。現在則剛再服用了一顆加配悠然綻一顆。醫生開贊安諾給我,是為要我不要超服百憂解來抗鬱亦或想止住突然發病的失控行為和慾念。可是……

 (《生點小病,更健康》內文試閱和擷取個人要的資訊)

 除了使蒂諾斯以外,臨床上常使用的安眠藥還有贊安諾(Xanax),是由輝瑞大藥廠所生產,劑量有三種○‧二五毫克和○‧五毫克,還有一毫克。臨床上常用的是○‧五毫克;成分是Alprazolam,一般常用來治療恐慌症,主要是一種抗焦慮的藥物(並非抗憂鬱的藥物),常見的副作用為嗜睡(所以有醫生拿來治療失眠)、協調能力降低,嚴重的副作用為暴躁、衝動、健忘、暴力行為。我們可以從這藥品的副作用發現相當詭異的地方,這藥品本來用來治療恐慌症,算是一種鎮靜劑,但是使用鎮靜劑以後,副作用居然是暴躁和衝動;難道是因為過度壓抑身體的反應而造成的反跳作用(rebound)(註)嗎?為了治療一個問題,卻產生另一個問題,這是依賴贊安諾的病患需要深思的問題。 

  贊安諾本來是用來治療恐慌症,主要是一種抗焦慮的藥物(並非抗憂鬱的藥物),常見的副作用為嗜睡,所以也會用來治療失眠的病人,嚴格上來說,也算是利用藥物的副作用來治療病患。

  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容易出現協調能力降低,會變得有點呆呆笨笨的,也會有大舌頭的現象,嚴重的副作用為暴躁、衝動、健忘、暴力行為。尤其是最後一項非常值得注意,如果病患發現自己常有暴怒的現象,必須馬上跟醫師報告,由醫師來決定是否繼續服用。

  苯二氮平類藥物的分類:用皆相同,只是作用快慢與劑量大小的分別。小劑量用來抗焦慮;大劑量則有安眠效果。作用快慢的差別:

1.贊安諾:來的快、去的快。作用強,藥效過後的反彈也強

2.利福全:來的慢、去的慢,作用緩慢,反彈較輕微。

3.贊安諾緩慢釋放錠:釋放變慢,作用變長。

其使用方式:其建議使用方式為固定使用,穩定後可減量。或是需要時才使用(放在身邊,焦慮或失眠才服用)。在白天使用低劑量,可快速抗焦慮;在夜晚使用中劑量,有助眠效果。

  恐慌的治療,治標(發作後短期控制)或是治本(根本防止發作),各都包括有身、心兩類不同的方法。治標的藥物治療,就是鎮定劑。心臟科最喜歡開『贊安諾』(Xanax, alprazolam),因為這個藥物效果最快、最好。但是這也是鎮定劑當中成癮性最高,也最會造成記憶變差的藥物。另外有的人用『心康樂』(Inderal, propranolol),效果稍差,但是副作用沒有那麼多。通常服藥十分鐘後就會感到舒緩,但是人還是會因為發作不敢出門、不敢搭飛機等等生活上得限制,造成生或的困擾。

  「有『自殺衝動或念頭』是『恐慌症』發作?」我在找尋自己的病源。這不是確定的,連自己都感到困惑。

  憂鬱與自殺:Guse和Robins的追蹤研究發現,情感性障礙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三十倍,而憂鬰症患者有15%自殺死亡,且大部份發生在病程的早期。憂 鬰症患者有哪些自殺的危險因子?以下將列舉數項加以說明:研究發現,老年、男性有較高的自殺危險性。至於婚姻狀態、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與自殺的關係,似乎並無一致的結論。不過近年來的報告顯示,有小孩可能為自殺的保護因子;自殺企圖的人其教育程度比較低。在美國的研究發現,高加索人的自殺率比其他人種高;而在中國的研究卻發現,男性的自殺率並不比女性高,再一次驗証自殺問題的文化差異性。

  研究顯示,社會、經濟或家庭事件與自殺的促成有關。移民、急性精神疾病發作、社會情境的影響,如媒體報導等,皆為自殺的加重因子。近年來的研究則著重在患者主觀的想法與認知,如Beck提出之「無望理論」及憂 鬰的認知三要素: 對過去、現在、未來都持負面的想法。Schneidman提出「致命三角」,即自我痛恨、極度焦躁、智力及視野受限窄化者,易導致自殺。然而在Chiles等對中國人與美國人自殺的比較研究發現,無望感與自殺的關係中國人不若美國人明確。

  有些研究發現,第二型雙極性情感疾患比單極性憂鬰症有更高的自殺危險性。在Rihmer的報告中更提到,有46%的憂鬰症自殺個案事實上是第二型雙極性情感疾患。不過另有報告認為自殺危險性在雙極性與單極性憂 鬰症之間並無顯著的差別。在共病方面,較常被提及的為物質濫用,尤其是酒精濫用。此外,B群人格〔即情緒不穩定型人格〕之共病亦會增加憂鬰症自殺之危險性。

  憂鬰症自殺個案中,有某些特殊的症狀及人格特質,如Beck認為這些自殺個案具失衡的認知,特別是無望感。憂鬰症的嚴重性則不一定與自殺危險性有關,Buchholtz-Hansen的研究顯示,非內因性的憂 鬰症反而較容易自殺。Schneider B等人對憂鬰症自殺個案的精神病理分析發現,慮病、妄想、強烈的無望感及自殺意念與自殺危險性有關。

  在病程方面,憂鬰症住院病人剛出院不久,尤其是六個月內,其自殺危險性較高。憂鬰症狀改善後的恢復期亦是一個危險的時期,因此病人症狀有進步時,仍不能掉以輕心,甚至應更加注意。此外,有研究發現,自殺企圖者再自殺身亡的機會很大,尤其是在一年內高達1-2%。這些人的自殺決心很強,有明確的自殺計畫,而且選用嚴重致死的自殺方式;他們多是情感性障礙或憂 鬰症患者,而且憂鬰嚴重度評量表的分數都很高。

  在憂鬰症自殺的危險因子逐漸被發現之後,自殺到底是一種長期的人格特質(trait),或是短期情境因素(state)所造成的結果,引起大家的興趣。在Fawcett等人的一系列研究中發現,可區辨憂 鬰症中自殺與非自殺個案的預測因子,隨著病程階段而有所不同:在發病一年內的自殺預測因子為焦慮、無生趣(anhedonia)、失眠、注意力無法集中、恐慌發作及酒精濫用;而在發病後二到五年的預測因子為自殺意念、之前有過自殺企圖、無望感及合併多重物質濫用。無望感是長期人格特質因子,無生趣感則為短期情境因子。自殺行為的發生,為透過和血清胺、膽固醇相關之衝動性(impulsiveness)特質,與可體松相關之焦慮─激躁(anxiety/agitation)情境狀態彼此共同運作的結果。

  Mann與Malone等人針對精神科患者的自殺研究發現,客觀的急性精神病理無法區別自殺者與非自殺者,但主觀的憂鬰、自殺意念、活下去的理由等才是區分兩者的關鍵。若以人格特質或情境狀態因子來預測自殺,包括精神病因子及憂 鬰因子的兩個狀態因子,則可解釋75%的總變異量;而屬於特質性因子的攻擊─衝動性因子則可解釋64%的總變異量。於是Mann等人 提出「壓力─體質模式」(Stress-Diathesis Model)來說明精神疾患病人的自殺。體質可以區分高自殺危險性與低自殺危險性的病患;而客觀的精神病理嚴重度或生活事件的多寡,卻無法辨別出患者是否為高自殺危險性。然而,患者的脆弱性取決於個人如何對壓力做反應;而且受到某些與人格特質發展相關的因素所影響,如基因、父母教養、物質使用及膽固醇等等。壓力、精神疾患發作、酒精或其他物質使用、急性身體疾病及負面生活事件等,則是決定自殺何時發生的加重因子。

  憂鬰症自殺的預防:有關自殺防治,英美等先進國家雖非高自殺率國家,但自殺問題仍受到相當的重視。例如,英國將自殺防治列入國家政策白皮書中,並根據大型流行病學調查,對自殺問題型態進行深入了解,且由英國國家精神衛生院負責推動,策略目標包括減低高危險群自殺率、促進大眾心理衛生、減少自殺方法之可及性和致命性、改善媒體報導之方式、促進相關研究、改善自殺資訊監測系統等,故自殺防治涉及多層面。在美國則成立相關自殺防治中心進行防治,例如Rochester大學自殺防治中心。目前研究文獻指出,自殺之預測性雖然不高,防治有其難度,但其實已有方向可進行,包括對自殺高危險群防治(如曾自殺行為者、精神病患、失業者、嚴重身體疾病、老年及青少年者)、有效防治憂鬱症等。

  憂鬰症患者的自殺率很高,但要在事前評估自殺危險性的高低仍不容易。雖然文獻上可以找到許多用以評估病人自殺危險性的量表或自殺者特性的描述,但在臨床應用上,其敏感度及特異度仍嫌不足。據統計,有50%的自殺成功者於自殺前一個月曾經就醫,故在醫療體系中各醫療單位對於自殺問題的敏感度以及適時提供轉介,是防治自殺的重要基石。

  以三級預防的角度來看,如何辨認出具潛在自殺危險性的病人,在早期即能提供醫療介入及追蹤,對發病或已有自殺計畫或意圖的患者,積極治療與防範,則是預防自殺的不二法門。而目前公認對於自殺防治最可能及有效的策略之一,便是積極的治療精神疾病。許多研究皆指出憂鬰症自殺者在自殺當時所接受的治療明顯不足,甚至未被辨認出來,因此對每位病人個別的臨床觀察、面談、仔細評估仍是很重要的。除了危險因素之外,病程變化、主觀感受及社會心理層面的不同影響,都是評估危險性所不可或缺的。對於一個自殺危險性高的憂鬰病人,除了立即適當的藥物及心理治療,結合其他社會資源及活化其支持系統之外,也必需長期追縱及持續評估,如此才能做好自殺防治的工作。

  

   擷至目前,還沒找到恐慌症和自殺衝動之相關連性報導和醫藥文。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憂鬱症的恐慌急症發作,遂想要自戕,還是……我只想解決這樣思想和行為。看來是一段很長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苿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